查看完整版本: 閱讀王文興《欠缺》
頁: [1]

yoga690 發表於 2008-11-14 12:47 PM

閱讀王文興《欠缺》

王文興的《欠缺》這篇小說,文本從頭到尾都利用自述的方式來回憶童年景況,以及初戀的種種幻滅。也就是說文本敘述都來自於作者的真實經驗,然而這樣自敘性的文本,在讀者眼中好與壞的觀感,多少會取決於讀者與語文本間的共鳴感。
而說實在的,我本身就絲毫感受不到文本給予的共鳴力量,我想,歸咎原因一點就是這樣題材壓根兒讓我感受不到任何興趣,而另一點可能這樣性質的小說,很難不把散文一起做聯想,明確一點就是說,究竟王文興的《欠缺》是小說?抑或散文?其實很難去做判斷,這讓我想起了林文月的《A》與阿盛的《十殿閻君》這兩篇遊走在小說邊緣的散文,而王文興的《欠缺》可以說是遊走在散文邊緣。小說與散文的邊際、分野,不過,卻沒有一定的答案,或許也可以說並不一定要畫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吧!
然而,為何我會提及到小說與散文的界定,可能是我過於厭惡散文性質的作品,回歸到文本來,王文興的《欠缺》總是讓我感覺在閱讀上欠缺著什麼,以致將文本讀到快接近尾聲時,整個人還是意興闌珊,反之,有些小說從頭到尾都引人入勝、甚至精彩絕倫,儘管少睡個幾個小時,也非得讀到天亮才肯罷休。文學就是如此,讀者個人的好惡總會凌駕在任何一切之上,這無關於文本本身的藝術性及價值。
不過左想右想,文本的刻畫還是有部分與自己的成長背景有一定的重複性,說完全沒共鳴也似乎太武斷,文本底所進行的故事是刻畫在早期的眷村裡,這和我出身的關渡平原早期很像,小時候,關渡平原還稱得上農村,不過家家戶戶多少都以趕建成獨門獨戶,所以文本裡描寫的景致就和我小時候很類似,剛開頭有一段是這樣提到:
「總之,在那個時候的同安街,可以看到花貓由在短墻頭懶懶得散著步。從一家步道另一家,街中是滿眼的翠綠,清芬的花香撲鼻,….花是最愛同安街的『居民』了….,當黑暗的街衖點上靜穆的路燈的時候,夜晚似乎更靜了一些。賣雜貨的小舖子,不一樣鬧市理的商店,九點半便打烊了。子夜從九點半鐘便開始了…」
    從文本上述的這一段,除和我成長背景很相像之外,從這一段描述的文字來說,王文興一直想把所有景致寫活起來,而王文興的確有做到,描繪任何事物在細膩的筆調中緩緩緩緩地活絡,儘管如此卻不張揚,就如同一陣徐風拂起,樹不一定會搖曳,而只是葉輕輕地抖了幾下,一種沁人心涼的筆調。
    而另一點有趣的是,王文興在文本文字的安排上,有幾個在形容心情我情感上擬人化而使用「牠」字,這微妙的一點小安排,卻不得不讓我多做聯想,好比文末:
    「我還眷戀著我對她的愛情,我期望保存住牠。」
而我實在不知這個「牠」,究竟是一頭牛、一隻貓、一隻老鼠、一隻獅子、老虎之類,或是一隻巨大的怪獸,跨越時空追逐到王文興在執筆《欠缺》的時候,而這就是此類型成長小說,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回憶來時路時,熟悉但又模糊的景況衝擊。幾乎所有熱衷於文字的創作者會把一部份的時間用來回憶,而能把回憶做最直接的呈現就屬這類型的小說,王文興也不避諱地開頭就跟讀者講說他開始回憶了。
就用這樣最直接的一邊呈現,一邊回首做省思的動作。往往生命一直由一片段、一片段銜接至今,藉由一次次的缺憾來插旗標下標的,再回首時就能輕而易舉地判定每個片段的時空,而片段與片段間所欠缺的,都會形成一條圳渠,灌引著內心深刻的情感,脈動著淚。

[ 本帖最後由 yoga690 於 2008-11-14 12:48 PM 編輯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