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李漁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命名」解析
頁: [1]

tokyloop 發表於 2009-3-29 05:31 PM

李漁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命名」解析

李漁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命名」解析清人李漁(1611—1679)在《閒情偶寄》中提出「立主腦」、「減頭緒」的文學觀,曾說過:「一本戲文中有無數人名,究竟俱屬陪賓,原其初心,止為一人而設: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終,離合悲歡,中具無限情由,無窮關目,究竟具屬衍文,原其初心,又止為一事而設; 此一人一事,即作傳奇之主腦也。」又說:「頭緒繁多,傳奇之大病也。《荊》、《劉》、《拜》、《殺》」(指《荊釵記》、《劉知遠》、《拜月亭》、《殺狗記》)之得傳於後,止為一線到底,並無旁見側出之情。三尺童子觀演此劇,皆能了了於心,便便於口,以其始終無二事,貫串只一人也。」這種「立主腦」、「減頭緒」的文學觀,尤其適用於短篇小說上:為了符合「小說」的「輕薄短小」、「引人入勝」,作者必須在有限的空間裡,呈現出他的「立言」本意。因此,集中火力在「一人一事」上,除了可以節省不必要的麻煩之外,還可避免枝節歧出,造成讀者在閱讀上「應接不暇」及「茫無頭緒」的困擾。《連城璧》及《十二樓》中的人事描寫,便是遵循「立主腦」、「減頭緒」的文學觀而來。不過,李漁的小說常常以情節的「標新立異」取勝,人物形象的刻劃,反而淪為陪襯故事情節而已。總之,為了追求結構的「纖巧」及突出鮮明的主題,人物的形象便黯然失色了。如《連城璧》第五回〈美女同遭花燭冤 村郎偏享溫柔福〉,前一句的重點在「同遭花燭冤」這件事上,而不是在刻畫「鄒小姐」、「何小姐」、「吳氏」眾美女的個性。因此,這三個人物在小說中只稱其姓,而不稱其名;《十二樓》卷之二〈生二女連吃四家茶 娶雙妻反合孤鸞命〉,重點擺在小江、邊氏夫婦的「生二女連吃四家茶」這件事上,此「二女」在書中只知道是小江夫婦的孿生女兒,長的美麗非凡,作者提到她們時,只以「兩位神女」、「這兩個女兒」、「兩位佳人」、「兩位淑女」、「兩名絕色」、「那兩個女子」來稱呼她們,至於這兩個人物的個性差異處,則從未著墨。在探討人物的形象之前,先看看李漁如何處理名字及個性問題。其一:若小說中的女主角是由戀愛寫到家庭生活,則婚前的稱謂便會延續到婚後的稱謂,如《連城璧》中的「劉邈姑」、「鄒小姐」、「何小姐」、「喬小姐」。《十二樓》中的「管玉娟」、「路錦雲」、「詹嫺嫺」、「韋小姐」、「能紅」、「繞翠」、「圍珠」、「石女」;若只是寫婚姻生活中的兩性問題、子嗣問題,則故事中的女主角只稱某氏或某娘,如《連城璧》中的「淳于氏」、「上官氏」、「羅氏」、「莫氏」、「楊氏」、「陳氏」、「耿二娘」。《十二樓》中的「邊氏」、「舒娘子」等等;重要的配角,像《連城璧》中的媒人「殷四娘」和《十二樓》卷之二的「邊氏」會有姓氏,其他的人物,則只以「某人之妻」、「某人之女」、「某人之姊」、「某人之妹」代替之。其二:男主角或是反角,通常會有姓名,至於次要人物,則有的只稱呼身份,有的只稱呼官銜。其三:配角人物雖有姓名,卻個姓不明顯,常常會出現「兩人或兩人以上異口同聲」的可笑畫面。像《連城璧》第九回〈寡婦設計贅新郎 眾美齊心奪才子〉中的「三名妓女」,常常以「三個姊妹」連稱,她們雖然各有姓名,各有不同的面貌、體態,但是最後她們的個性被「混而為一」,實在看不出「態度第一」的沈留雲、「肌膚第一」的朱豔雪和「風情第一」的許仙儔有什麼分別?而《十二樓》卷之六〈萃雅樓〉中的金仲雨、劉敏叔二人,也是具有「個性、語言融為一體」的特性。他們就像是李漁在小說中所安排的一顆棋子而已,似乎只是為了配合劇情而存在,並不具有獨特的生命。然而,僅管李漁在人物塑造上有他的缺陷,但是仍不乏一些刻劃成功的典型人物,例如:注重名節的戲子劉邈姑、慈心的皁隸蔣成和乞丐「窮不怕」、魚肉鄉民的鄉宦、昏庸無能的皇帝、食古不化的清官、潑辣的舉人之妻淳于氏、善玩兩手策略的媒人殷四娘、感情專一的尤瑞郎、才德兼備的管玉鵑和詹嫺嫺、貪心慳吝的富翁唐玉川父子、不爭名利的莫漁翁、倚勢凌人的沙太監、借刀殺人的奸臣嚴世蕃及能言善道的丫鬟能紅等等。結論:《十二樓》以寫才子佳人、高人隱士居多;而《連城璧》則多以下層社會人物為主角。《連城璧》的前身為《無聲戲》,由「無聲」二字看來,作者顯然已經注意到了社會上處於較弱勢的族群了;從取財的動向,也可以看出作者所關注的社會問題及潛藏於幽暗角落的種種不平現象。雖然他是以遊戲之筆來寫小說,但這些被羅列其中的形形人物,在當時的社會中仍有其代表意義。...<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