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中國文學三十年:訪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孟繁華
頁: [1]

Goethe 發表於 2009-5-27 01:17 AM

中國文學三十年:訪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孟繁華

中國文學三十年:訪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孟繁華
http://publish.dbw.cn   2008-11-17 13:43:52
  ——訪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孟繁華
  記者:在您的一些文章中,對改革開放這三十年的文學整體上有很高評價,並且提出了「高端文學成就」等概念,請您在這裡談一下對三十年文學的看法。
  孟繁華:改革開放至今整整三十年,從五四運動至今,中國文學恰好經歷了三個三十年。整體上評價這三十年的文學,我給予高度評價,雖然容易被認為流於一種立場或情感態度。我們評價一個時段的文學成就,應該矚目於它的「高端成就」。這個高端成就就是能夠代表這個時段文學最高水準的作家作品。就像英國文學必須談到莎士比亞、印度文學必須談到泰戈爾、美國文學必須談到惠特曼、俄國文學必須談到托爾斯泰、中國現代文學必須談到魯郭茅巴老曹一樣。也許這三十年還難有被認同的這樣的偉大作家作品,但這並不完全是這個時段文學的問題。原因是複雜的,比如這個時代的文學環境問題、文學經典需要歷史化的問題等等。但是,如果我們走進三十年文學的內部,就會發現文學已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成熟的作家、在國內外有廣泛影響的作家,超過了歷史任何一個時期;正在逐漸被經典化的高端文學作品得到了讀者和研究界的廣泛認同。因此可以說,30年高端文學成就所表達的不同階段的理想、焦慮、矛盾、彷徨、慾望或不確定性,都密切地聯繫著這個時代的社會生活和心理經驗。文學就這樣和一個時代建立了如影隨形的關係。它的全部經驗已經成為我們值得珍惜的文學遺產,它的影響以及在當下的意義還遠沒有結束。
  記者:我同意您的評價。但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文學現狀並不滿意,您如何解釋這一現象?
  孟繁華:完全被認同的文學時代是不存在的。魯迅偉大,但在他的時代反對甚至詆毀他的人同樣存在。任何一個偉大的文學時代都是被後來「追認」的,這就是歷史敘述。事實上,對文學的不滿,大多面對的是文學的末流。這就如同現代文學一樣,批評「禮拜六」或「鴛鴦蝴蝶派」是容易的,但批評魯迅大概要困難得多。如果著眼於紅塵滾滾的上海灘,現代文學也可以敘述出另外一種文學史,但現代文學的高端成就在「魯郭茅巴老曹」,而不是它的末流;同樣的道理,當今文學不止是被誇張描述的「快餐文學」、「兌水文學」,甚至「垃圾文學」。
  事實上,無論對於創作還是批評而言,真實的情況遠沒有不滿的人們所想像的那樣糟糕。傳媒的發達必然要出現大量的「亞文學」,言情小說、「小資」趣味、白領生活、玄幻小說的風靡或長盛不衰,正是滿足一種需要的市場行為。但是,我們過去所說的「嚴肅寫作」或「經典化」寫作,仍然存在,積極介入公共事務、敢於擔當的作家和作品大量存在,而且就其藝術水準而言,超過了過去任何一個時期是沒有問題的。因此,一部分人之所以對當下的文學懷有不滿,一方面是只看到了市場行為的文學,一方面是以理想化的方式要求文學。只看到市場化文學,是由於對「嚴肅寫作」或「經典化」寫作缺乏瞭解甚至是願望,特別是缺乏對具體作品閱讀的耐心;以理想化的方式要求文學創作,就永遠不會有滿意的文學存在。真正有效的批評不是抽像的、沒有對象的,而應該是具體的,建立在對大量文學現象、特別是對具體的作家作品瞭解基礎上的。
  記者:您談到文學對社會公共事務的介入,談到文學的「擔當」,但很多人恰恰認為當下文學缺少擔當。您可以舉例說明當下文學是如何擔當的嗎?
  孟繁華:這類作品不勝枚舉。我只舉一個潮流性的例子,比如「底層寫作」。這當然還是一個充滿奇異和爭論的現象。對底層生活的關注,逐漸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文學潮流。這些作品的人物和生存環境是今日中國的另一種寫照。他們或者是普通的農民、工人,或者是生活在城鄉交界處的淘金夢幻者。他們有的對現代生活連起碼的想像都沒有,有的出於對城市現代生活的追求,在城鄉交界處奮力掙扎。這些作品從不同的方面傳達了鄉土中國或者是前現代剩餘的淳樸和真情、苦澀和溫馨,或者是在「現代生活」的誘惑中本能地暴露出農民文化的局限性。但這些作品書寫的對象,從一個方面表達了這些作家關注的對象。對於發展不平衡的中國來說,物資和文化生活歷來存在兩種時間:當都市已經接近發達國家的時候,更廣闊的邊遠地區和農村,其實還處於相對落後的階段。在這些作品中,作家一方面表達了弱勢階層對現代性的嚮往、對現代生活的從眾心理;一方面也表達了現代生活為他們帶來的意想不到的複雜後果。底層生活被作家所關注並進入文學敘事,就是文學對公共事務介入、擔當的明證。當然,關於這一文學現象中的問題還沒有完全浮出水面,對它的討論還遠沒有完成。
  記者:在您的描述中似乎隱含了對大眾文學的不滿,事實上大眾文學三十年來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大眾文學是否就是您說的低端文學?
  孟繁華:大眾文學不是一個等級概念,它是一個類型概念。甚至可以說,中國當代文學最初的經典「三紅一創保山青林」,都是大眾文學。是大眾文學最初建構了社會主義文學的意識形態。但近三十年來的大眾文學不是沿著這條路線發展的,而是沿著市場需要發展的。這時的大眾文學更具有和電視文化等「文化產業」的味道,當然是不成熟的文化產業。在文學藝術的意義上,它必然是「低端」的。因為它的訴求是市場利益,而不是文學性或藝術性。這也是文學被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記者:說到電視文化,三十年來的發展變化有目共睹,特別是電視劇。但近年韓國電視劇在國內很風行,比如《大長今》等,您有何評價?
  孟繁華:三十年來,以電視劇為表徵的電視文化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從80年代的國家民族敘事逐漸轉向了更具有娛樂性、藝術性甚至文學性的趨向。特別是近幾年,比如《大宅門》、《亮劍》、《五月槐花香》、《青衣》、《闖關東》、《女人一輩子》、《奮鬥》等劇目的播出,使中國電視劇的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但是,我們還沒有像韓國《大長今》這樣表達國家文化意識形態的電視連續劇。大長今被中國觀眾所熱愛,是韓國電視文化的力量。長今堅忍、寬容、美麗、勤勞,具有東方女性的所有美德。這部電視劇就是試圖通過《大長今》的文化讓所有的人都喜歡韓國,然後拉動韓國經濟的發展。我們的電視劇似乎還只是注重一部劇的風格或市場,還沒有出現能夠藝術地、被廣泛認同的表達國家文化意志和力量的作品。

  記者:您是從事文學研究和批評的,對三十年的文學批評您怎麼看?
  孟繁華:三十年來的文學批評,應該說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元理論的終結和多樣性批評聲音的崛起,從一個方面表達了當代中國巨大的歷史包容性和思想寬容度。這是大國文化的體現。但是,一方面是文藝批評的歷史進步,一方面是對文藝批評的強烈不滿。沒有人知道這個「憎恨學派」在憎恨什麼,指責文學批評的人在指責什麼。那些淺表的所謂「批評的媒體化」、「市場化」、「吹捧化」等等,還沒有對文藝批評構成真正的批評。因為那只是、或從來都是批評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或者我們從相反的方向論證,假如「媒體批評」、「市場化批評」等不存在的話,批評的所有問題是否就可以解決?
  可以這樣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文藝批評不僅在學院體制內,補上了因長期閉關鎖國對西方文藝理論批評不瞭解的課程,培養了數目巨大的專業理論批評人才,而且那些一直在場的文藝理論批評家,在建構中國文藝理論批評新格局、推動理論批評建設、參與推動文藝創作、闡釋或批判文化現象等方面,它的努力一直沒有終止。對各種新出現的文學、文藝現象的闡釋、解讀,比如對現代派文藝、對先鋒文學、對新寫實小說、對市場文藝、對網絡文化、時尚文化、底層寫作以及各種文化、文藝現象,批判的聲音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對批評的不滿,應該具體分析。更多的人習慣於80年代的思想方式,一切都有答案,而且是清晰的非此即彼的答案。今天的情況已大不相同,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因此,一切都沒有不變的答案。對這種紛紜甚至紛亂的聲音的不適應就在所難免;一方面,元理論或普遍性的喪失,使文藝批評也失去了統一的標準或尺度,它再也不是非此即彼式的二元世界。因此,不滿意應該是元理論、普遍性或不確定性帶來的問題,不應該完全由文藝批評來承擔。正像前面提到,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文化試驗場,一切問題都讓文藝批評來解決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事實上,在文藝生產領域,參與、影響或左右文藝的因素越來越多,而這些因素是文藝批評家所難以掌控和改變的。
  記者:文學邊緣化的看法成立嗎?您對文學的未來有怎樣的期待?
  孟繁華:文學從來也沒有中心過。我覺得今天的文學回到了它應有的位置。文學不是股票、樓市,可以牽動千萬人的具體利益和心情。文學對社會的影響是漸進緩慢的,它只能作用於世道人心,處理人的心靈事務。文學不會死亡,它於社會和人心的關係,在未來的重要性可能會更加體現出來。
  孟繁華:瀋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著有《眾神狂歡》、《20世紀中國文藝學學術史》(第三卷)、《傳媒與文化領導權》等。...<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頁: [1]